網頁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貢寮水梯田對里山倡議的實踐嘗試

(本文刊載於林業研究專刊Vol.18 No.3 2011.


水梯田的復耕,能否實踐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自然文化共構服務?鑲嵌地景存在的現況,需搭配人為活動有適切技術與適切運作,還需發展住民參與自然資源維護與運用的公平互惠機制,才能維繫適應性發展的文化基因庫。


貢寮山區水梯田友善復耕的推動
2011年春,在林務局的發動與支持下,貢寮人社區報工作室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開始了貢寮山區雙溪各支流山谷水梯田的復耕與友善耕作方式的推動。在這幅員不小但戶數甚少的散村中,第一年的工作有9戶農戶參與,合作水梯田的續耕或棲地恢復的工作。
台灣北端的三芝、石門、雙溪、貢寮區,過去有面積不小的梯田地景,近年在老農凋零與不符經濟效益的情況下陸續棄耕。這樣的濕地生態原本還因為山區的水文條件殘存著,而自成水域生物的方舟。然而近十年內由於這些山區河川整治或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的工程縱橫,因直接的破壞或間接的水文截斷,使得這樣的環境很急遽地消失了。以保育的意義投入,首先想要解決的課題是「完整水域生態廊道」的恢復。阻礙這課題的,包括:農藥、過漁、河川整治、灘地型的棲地的喪失。因此,本計畫擬從灘地型棲地的恢復與減藥,串連水域生態廊道,彌補整治消失的環節;並藉由生態產品價值的提昇、周邊產業的發展、與山村生活品質的維護、社區環境溝通的推動,帶動對於河溪環境由上游到下游的關心與照顧。
然而在進入社區之初,我們即領略到這樣一個社區與環境議題,其實許多環境與社會問題的縮影:包括:核四等大型公共政策的紊亂及長期拒絕讓住民參與、農產價值與輔導系統對於環境用藥的不在地思維、包括觀光政策與農村的硬體建設沒有融入住民需求等等。而這裡豐富的環境資源,與保存尚佳的山林產業與生活智慧,若是年輕一輩有意願,只要有適當的支撐點,有機會創造一個消費者支持的土地照顧農業,以及一個學習因地制宜知能與價值思辨的環境學習中心。 因此這個目標集合了一群人,在這裡陪伴農民用過去的非慣行農法創造新的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向農民學習,紀錄土地的條件與可能,具體作法包括:
l    協調並推動續耕或復耕的友善耕作方式。
l    協調並推動蓄水梯田的棲地恢復,水稻及田間副產物的產銷,以及生產過程中回饋到社區產值的設計。
l    水域環境的指標性同功群(guilds)或分類群(taxas)的調查。
l    田間環境紀錄與傳統智慧的紀錄
l    田間紀錄與生物調查結果相互對照,討論並激發兼顧保育目標生物與農作收益的作業方式。
l    促成社區關鍵關係人的交流研討觀摩機會,包括農戶、學校、在地社團。
l    藉由部落格及其他環境溝通機會的創造,彰顯環境價值,推廣在地智慧。
未來若共識建立後,搭配能力及後勤系統的建構,契作模式、適當規模的生態旅遊與環境學習、同樣友善環境的多元產品的產銷、居民參與監測等,都還有機會以不同比重發展,但前提還是促成社區住民對未來的思考,並有形成社區組織的可能。

水梯田的環境價值
從保育生物學的角度,山區的水梯田除了是靜水域生物的棲息環境之外,水梯田與山區的溪流串連,更在從山到海的水域廊道中,豐富了這當中重要的小濕地串接點,在迴游動物的旅途中形成一個個緩流休息區;更因為近年來河溪中水泥化的工程大幅改變了具有生態功能的棲地,山間的水梯田成了溪流與森林生物的生命史中重要的生態補償。而這裡,也是典型台灣東北區許多小型溪流的生態,是台灣迴游性魚蝦蟹貝的保育熱點;許多淺水域的原生水生植物的庇護方舟之一;幾種較稀有的蜻蜓與水生昆蟲在這裡仍有族群;下游的洪氾平原田寮洋,則因著地理區位與整個河系造就的濕地環境與水田產業,紀錄過超過300種的鳥類。
東北氣候區的水稻梯田,有悠久的平台階梯蓄水處理,可以延緩降雨洪峰到達時間並減少地表逕流的形成,進而防止土壤流失。而繞流的灌溉水路與蓄水塘,也增加了地表蓄水的總面積與總時間;雨水也緩緩地在泥土渠道與田畦底部滲漏到地下,形成鄰近區域的回歸水或更深層的地下水,有助於水資源利用與水患的防災。回憶過往的老農都認為,彼時溪水不太會暴漲,也不太會枯竭。

鑲嵌地景需搭配適切運作
不少人拿貢寮山區的梯田與日本里山環境相比較,往里山更深層的脈絡來看,形成生物多樣性的不只是潔淨生產與限量採集下的水域棲地,還包括依據作物的特性、伐採收穫的週期長短、人們日常使用的頻度與數量,更依據地形條件因而可能的氣候或水文災害,所適切配置出來的地景鑲嵌體,方便人的生產生活的同時,評估了適切的規模大小,也保障了相關的環境保全。而在貢寮,我們也還在發掘理解,這樣的地景脈絡,有哪些值得再彰顯的思維。
然而成鑲嵌地景的環境,固然可能不利於森林內部適存物種(forest-interior species),但這樣的環境形成的地景,已有一定的歷史年代的積累,我們並不鼓勵新的梯田環境的開發,但北台灣潮濕多雨地區的既有梯田,在現在這個時間切片上,剛好形成對於水域生物是退化棲地,而對於森林生物則在演替新生的棲地時,有理由選擇傾向促成濕地水域生物方舟效應的棲地補償。
若關切陸域生物的角度來看,我們從初期的田野觀察、住民口訪、以及台灣猛禽研究會的過去紀錄發現幾個跡象:這裡的台灣野豬、白鼻心、鼬獾等較偏邊緣型(edge-species)的雜食性哺乳動物數量不少;草原型的台灣野兔在農田陸續休耕而還有牛群放牧的環境中,因為環境中農藥銳減,而有族群增加的現象;灰面鵟鷹、蜂鷹等遷移性為主的大型猛禽,有穩定的度冬族群;大冠鷲、鳳頭蒼鷹等偏好或略偏好邊緣棲地的高級略食者,數量相當不少;黑鳶、食蟹獴等依賴水域的β棲地需求型物種,在我們僅進駐一季中就常常發現,而偏森林內部適存的林雕、深山竹雞,也常有目擊與聽見鳴叫的機會。因此,以目前的地景與開發的規模,若有更好的質能的循環,更無污染的土地投入、更細膩的微棲地關照,整體而言是對促進生物多樣性有利。
貢寮山區水梯田的環境價值有條件延續,也在於適切地景與適切運作與技術,有機會並存著組合。因為即使有這樣的適切地景存在,若蜿蜒其中的鄉道有高度的車流量、或充斥著夜間照明,水域中的昆蟲及穿梭地景單元間的哺乳動物將無法適存;若水梯田使用高用藥排他性的慣行耕作方式與水利設施,水域生物及活動覓食在草原農田的動物們,一樣會不見蹤影。

公平互惠與適應性發展的文化基因庫
正因為適切運作與適切技術是必要條件,因此形成了公部門或第三部門投入,創造環境與住民生活雙贏的契機與責任。
鄰近的日本相當重視水梯田的維護,除了前述水梯田的生態功能之外,也將糧食生產、社區就業機會提昇連帶的社會體系健全、特殊景觀所形成的文化資產等等,都視為梯田的重要價值。這裡也發展出結合環境教育體驗活動的會員制度,民眾可以藉此在這樣有歷史的農耕文化中,參與田間的工作,並對農戶的收成維繫以消費者支持的契作。除了合作組織的運作,公部門也推動相關的綠色補貼。日本為了在丘陵地區兼顧生產、生態、與環境安全,實施「中山間地域補貼政策」,以確保這些地區透過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方式,對山野的水源涵養、蓄洪、生態健全、文化保存進行有規範的經營管理。
台灣在80年代之後的發展逐漸背離土地,從水資源的分配統計、財政部門的會計等論述,對農業的價值都沒有公平的揭露,農政輔導單位對於友善環境及保存農業多樣性的小農精神長期忽略,長久下來導致了就學就業趨勢,乃至整個社會對農業的輕視,也造就了現在糧食自給過低,面對日趨極端的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管理困境下,作物與耕作方式適應彈性欠缺的危機。
從有幸參與水梯田復耕的NPO的角度,類似貢寮水梯田這樣的案例,其實有機會從「兼顧生態的土地生產」,更進一步到「積極維繫環境功能的土地生產與生活」。從產業及文化的角度,我們也認為這裡是一個低度依賴降低能源投入的生產技能的解答庫:同時對於社區與生態運作所累積的經驗,環境驅力與人為考量所交互作用的分佈型態(pattern),可以作為較大尺度山村樸門永續設計學(Permacultire sustainable design)的良好典範。而山區多霧涼爽氣候但也擁有潔淨水源頭的農地,能否保留適於這裡的作物種源,對整體的作物基因多樣性也將有所貢獻。
從這個層面的價值來看,這是一個:維繫環境與人、人與生物、城鄉之間、世代之間公平正義與生活選擇的互助合作社。同時也是維繫台灣適應性發展彈性的結締組織。而這樣的作法要延續,值得公部門建立足以抗衡休耕補貼的生態補貼制度,同時建立適切的生物或生態系指標,輔導相關的監測,藉由監測能力的培力與資訊的公開,得以促成消費者的支持,以及社區本身對運用環境資源轉型其他生態產業的基礎能力。而傳統在地生活與產業中,更貼近樸門永續設計精神的再循環運作,也需要有更多的機制設計鼓勵,才足以抗衡廉價的拋棄(output),與資材的購買投入(input)。

實踐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自然文化共構服務
這樣的作法,運用2010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千禧年發展目標來檢核,在過程中可以對以下子目標(sub-targets)有所實踐:
l          sub-target 2.1:復原、維持特定分類群內物種的族群,或減緩族群下降。
l          sub-target 3.1野生物等具價值的基因保育,以及相關傳統與地方知識的維護。
l          sub-target 4.1:對欲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的產物的永續管理,並使產地的管理符合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l          sub-target 6.1:控制入侵種主要的潛在途徑。
l          sub-target 7.2:減少污染及其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
l          sub-target 8.2:維護支援永續民生、保障地方糧食生產,健康地照顧人們所需的生物資源。
l          sub-target 9.1:保護傳統知識、發明與應用。
而對應於後2010更注重傳統在地智慧的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也依循著:
l          制訂並採用有助於保育合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積極獎勵措施。
l          農業、水產、林業、區域實現永續管理,確保生物多樣性受到保護。
l          對於污染及水資源優氧化的控制。
l          社會經濟文化價值的物種的基因多樣性被保護。
l          生態系被保護的同時使社區受到相關的惠益。
l          地方社區與自然資源共存的傳統知識、創新、和做法,受到尊重與保護。並分享、移轉、及使用。
然而,更深一層的課題是,現有的社區林業或其他住民參與自然資源經營的發展,有沒有機會允許更深入的自然資源經營參與,在這類可以提供市場誘因,由社區維繫生態生產的同時,允許更多森林或溪流副產物適切利用的可能?走向這個途徑,需要更完備的環境資料庫的基礎,搭配國土規劃與監測的區域課題,來思考承載與經營目標。與並需在相關法規,或信託及環境勞務委託機制中突破,促進更堅實的社區自覺與自決的共管系統。
畢竟,這樣有累積了長久歷史的的服務系統,不單是「自然服務」(nature service),更是「自然文化共構服務」(nature-culture service),是我們既熟悉卻又鮮少有學術研究投入的領域。我們也需要更多的社會學與生態學的整合合作,來理解這群山林工作者的智慧為公眾做了什麼樣的工,來發掘又有多少的設計靈感,可以提供給我們因應未來的環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