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立秋】新米上市--吃飯前先上公民課與自然課

當悶熱又想趕著雨前割完的中午,眾人在宣告吃飯時陸續回到稻埕;只見田中還有農人的身影,逐區檢視剛才打仗般的戰場,撿拾被遺漏的稻穗,這「頂真」不馬虎的回望畫面,著實在我心裡撞了一下。
每一年這段時間,都像是回到夏令營,複習體能、生態之外,其實學最多的是身體的節奏、還有做人與做事。
前輩會在田裡嚴肅地責罵恐嚇,其實有很多認真與體貼:打穀手拋稻草丟在溢流口會挨罵,「若有人踩到會跌死!」;割稻手沒割完全在稻叢中遺留一枝兩枝稻稈也會挨罵,「若有人走過腳掌會割傷!尤其趕時間的快步中。」來換工或被叫工的不敢怠惰,是對農主也對自己的尊重;而農主家人奉上的五頓餐也不敢怠慢,點心涼的熱的甜的鹹的俱備,是對助割換工者的體恤與情誼。休息談笑間少不了互虧橋事情,但濃濃的及這合作依賴的共同體此時散發著戰友情誼,鄉村裡的大小摩擦大概可以在此刻化解大半。


今年正常耕作期間大致風調雨順,和禾農戶多數都豐收。但特別晚佈的環教公田,種五號仔的那兩階受兩次颱風影響幾乎沒有產量,颱風後更是連老手都得細心梳理才能下刀,速度只有平常的兩成,直叫人心浮氣躁。「工錢都不夠喔~~」「割下來的米還不知道能不能做出剛才吃的麻糬量~~」一片看衰聲中我們忍不住問:如果割了不划算,不割可以怎麼處理?前輩正色:「沒收成還是得割啊,不割會被唸一世人!」不能想著偷懶、但又要想著如何聰明有效率地確保收成又省大家的力。這些深刻地教訓與紀律,就是這樣累積在每年每次何時割稻最好的方程式裡,成為看天吃飯下決策的諸多參數之一。
能不能好好曬穀,比割稻當下更看天吃飯,也決定了稻米收割後最後的品質。天要晴、穀埕地也要乾,一天又曬不完。今年八月雨落得怪,新手們一直滑手機看三小時降雨預報,但前輩們則一直望著天邊各自的指標方位,烏雲從北邊來不打緊,東南飄過來的就千萬別鐵齒。埕上的金黃像魔術般追逐著日頭:從一堆丘狀變成好幾股平行的山稜,還有平均大小才曬得均勻;山稜每一刻鐘用耙骨仔一層一層刮下攤開,新手想像是撥開沈積皺摺的背斜,老手的教導也有類似的語言畫面:「爬到山頂還要順著坡一起下山喔!」;兩鐘頭後金黃丘陵又如初但平移到另一頭,就這麼反覆也如緩慢起落的稻浪,直到烏雲讓老手高喊「好!緊收!」,瞬間又成一座集中的錐狀丘,恰恰座落在只有老師看得出來的稻埕最高點。
那些草料與篩過不足重的未熟穀也一樣悉心被曬乾,餵雞餵鴨才有刈稻飯中的珠蔥煎蛋。田理上來得每一樣東西,都回到養分循環圈裡不浪費。而每年曬穀時都會有滑過探班的林鵰、會有誤入打穀機狼狽不堪的樹蟾;而田裡被割稻對踩踏蹂躪一週後又生機昂然的水草、讓助割手開心尖叫的肥碩虎皮蛙和蛾仔花,更是生態越來越豐富的驗證。這親身體驗的過程,讓我們相信,這看似向自然討來的收成與收益,其實也像養分一樣,年復一年循環回我們所寄望的:淺山濕地水田生態系的復甦。

每年說來助割,其實是一種學習,更是生產班保育推動工作換位思考的機會:一方面進行這時節最身歷其境的生態監測、一方面實質支持這件辛苦的公益;更是在過程中進入真實的生產脈落,一起感知每年收成的狀況,一起閒話今年遭遇的問題,提醒了自己站在農人的立場,一起經歷田間相關權衡過程的眉眉角角。而原過去整個山村何嘗不是這樣?!一邊收成未來一年要吃的飯,一邊先複習公民課與自然課!連續兩年貢寮國中都把這暑假的收割當作選修課,而平時散村的公共事務就也在此先開會前會,農曆八月廟會該定奪的就都底定了!
上完課,這批和禾新米就上市了。每一筆訂購都將於出貨前現碾,讓您吃得到新鮮自然的米,吃得出這田間創造的豐饒生命力,更藉由您的吃讓我們更有力量,就像「和禾」之名,重建我們和環境越吃越深厚的關係。

和阿獴好好吃頓飯~~2015和禾新米訂購中

   ------------------------------------------------------------------------------------------------------

【大暑】7/23--【立秋】8/22

《做什麼》:看天氣看觀稻色、喊人收割啦、盯著氣象報告、曬穀啦。
《站出去》:烈日不能怨,有風最感謝,把穀割完曬好最重要。
《最搶眼》:林鵰飛來要喊一聲,稻埕上的金黃魔術,稻草堆大地藝術,每一戶割稻打穀的空間邏輯都隨著草堆標記在完割的田水中,刈稻點心是絲瓜米苔目外加蜂蜜石花凍?那從田邊送過來的期待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