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毛蟹的歸鄉之路

  山上的阿伯都說:『以前落雨出大水的時候,毛蟹[註1]攏ㄟ走到田裡躲。』意指為了躲避宣洩的大水,毛蟹會從水圳或坑溝進入水流較遲滯的水梯田中,雖然在阿伯們的眼中,毛蟹掘洞的習性常常讓田埂破洞漏水,但早期物資缺乏的年代,毛蟹也是大人小孩補充蛋白質的另一種選擇,讓人又愛又恨。但隨著農村人結構改變,水梯田耕種面積越來越少且零散,田中的毛蟹似乎也成了山上人記憶中的一段插曲片刻。



  透過基礎生態資料的調查與盤點,我們發現水梯田所在的集水區流域中,棲息著不少兩側迴游生物[註2],毛蟹也是其中一種很特別的迴游性無脊椎生物。而在保育水梯田的道路上,我們相信保育的對策,不應該也不可能只在水梯田中發生,因為水梯田的水源來自森林中的山澗坑溝,透過水圳引流進來,灌溉過後又回到溪流系統,最後抵達河口、海洋。這是一條應該暢通的水系,一條暢通的水域生態廊道。

水域生態廊道示意圖

  也因此,在這三年的水域生態調查及累積盤點調查數據的過程中,我們也試著調整調查目的與方針;過去幾年田間與溪流生物的調查裡,除了一戶海拔較低、緊鄰坑溝的農戶田中與中下游河溪裡,還能發現毛蟹蹤跡,在山上早年大片水梯田的區域中僅存的耕作水梯田、各坑溝水圳,皆未調查到毛蟹。惋惜感嘆之餘,也讓我們思考,到底毛蟹的回家路到哪裡就停止了?是什麼原因讓毛蟹無法像早年一樣,存在坑溝水圳及水梯田中?是水梯田棄耕後的零散?還是水域廊道的阻絕或中斷?又或者是人為捕食壓力的結果?


調查過程中,偶有發現盜獵者來不及或忘記帶走的毛蟹[註3]


  帶著這種疑問,我們將今年的調查目標,修正為探究水域生態廊道的暢通。除了毛蟹之外,在眾多調查到的兩側迴游生物,如長臂蝦、匙指、蝦鰕虎等等,皆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試著將調查的點位,從往年調查的坑溝水圳與河溪上游中,內插選出數個樣點進行調查,希望拼湊出這些兩側迴游生物遭遇的問題解答。

在迴游生物中,毛蟹移動遷徙能力較強,但仍無法順利回到水梯田中。

  在保育的過程中,有人提出疑問:「希望毛蟹回到田裡,我們直接捕捉毛蟹放進水梯田不就解決了嗎?」如果從結果論來看,毛蟹確實能『短暫』出現在田中,但這不是我們所盼望的,我們盼望的不是『一代蟹』的出現、也不是為了在田中養殖毛蟹食用,或是塑造田裡生態美好豐富的假象。在毛蟹的生態中,迴游繁殖是它們的宿命與習性,如果它們往返河口與水田的廊道,充滿各種阻礙,以致繁殖路中斷,連帶著有更多移動、遷徙能力不如毛蟹的生物,也無法完成迴游繁殖。我們所盼望的目標是讓這些生物能順利完成迴游繁殖的真實,而不是虛假美好的雲煙。



[註1]
俗稱毛蟹的「日本絨螯蟹」,分佈於台灣、琉球群島、朝鮮半島南部及日本地區,日本絨螯蟹繁殖期成蟹會順著河川下溯島河口,抱卵保護自己的後代,直至發育成蚤狀幼體後離開母蟹的庇祐,在海中浮游生活,期間經過大眼幼體時期至幼蟹型態後,即開始自河口遷徙上溯,逐漸成長發育,當長成成蟹後又週而復始的進行下一個迴游循環,長久以來及棲息於台灣的種類,有別於中國境內的中華絨螯蟹。

[註2]
貢寮水域生態調查,請見於魚蝦蟹教我的事

[註3]
貢寮區境內之遠望坑溪及其支流、枋腳溪及其支流、榕樹溪、豬灶溪及坑內溪全段溪流皆已公告封溪護魚,未經申請,在其流域範圍內有捕捉行為,屬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