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2011報告-貢寮水梯田復育朝向里山倡議的嘗試

本文作者: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貢寮人社區報工作室

貢寮山區水梯田友善復耕的推動初衷與概況




       2011年春季,在林務局重要水梯田生態復育計畫的發動與支持下,貢寮人社區報工作室及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開始了貢寮山區水稻梯田的友善環境耕作推動,及棄耕水梯田的重新蓄水整理。


       位於台灣東北端貢寮區雙溪上游河谷,過去有著連續大面積的水梯田地景,從農戶的口中得知,目前幾間尚可見的老石頭厝有150年以上超過可考口述歷史的歲月。近年在老農凋零與不符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水田陸續棄耕,而在這逐漸棄耕的過程當中,許多田區在還有蓄水能力與水源流入的狀況下,成為高生物多樣性的濕地環境,雖然沒有正式的學術調查,但在北部水域生物關注者的眼中一直是淡水內陸型濕地生物的庇護區域。若考慮整個河系,下游的田寮洋洪氾平原,因獨特的地理區位,是重要的候鳥遷移旅驛,紀錄過超過300種的鳥種。這樣一個雙溪河域從潮間帶、感潮河段、沿河上溯到溪流中上游,水田、圳路、蓄水塘,在不同季節有不同樣貌的各式濕地,是過去台灣北部諸多的獨立小河域生態系的縮影,難得還保存著的較少水泥化的河廊,為現今水域生物保育的熱點。然而近十年內由於這些山區河川整治或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的工程縱橫,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水文截斷,使得這樣的環境急遽地消失了。

       在現今四五十歲的當地人的年少記憶中,還有滿山水田與農忙時換工連割一個月稻的景況。至今整個山區還有許多台階狀地形雖然維持著,但田埂多已完全傾圮,也沒有水源流入,這些田畦雖然因為持續有牛隻的放養而停滯在草生的演替階段,但已經沒有濕地的生態功能與水田的水文功能。新近棄耕或還維持著水田的面積,以六年前(2005年6月-2006年7月)的衛星影像判釋,貢寮在台二丙道路以南的緩坡到山區還有大約12.6公頃的水田。

       我們最初以保育的目的投入,最先是希望恢復這樣一個「水田型重要棲地」、「水域生態廊道」、及「水源涵養」的環境服務。而在參與其中之後,才逐步學習到貢寮里山住民中,原本就還存在著諸多能與自然共享的環境經營技術,而許多生態系統服務的保存,也勢必得透過兼顧住民經濟的操作下,才有可能應用在地的知識來維繫,因此朝向里山倡議推動的精神來嘗試。

       在這幅員不小但戶數甚少的散村中,透過一一拜訪,第一年徵詢了6處合作田調整為友善耕作方式,加上原本即有1處牛耕且不用藥的農地,共有大約24分地(2.4公頃)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續耕水稻,另有大約12分地以物理方式整理恢復水梯田但未耕作。這其中包括了自有地的耕作者、自有棄耕農地提供出來重新整理準備次年加入者、以及加入代耕及重新整理的多元就業者,共11戶。這些還有技術與意願的自耕地農戶,年紀多在60歲以上,不忍田地荒蕪,其收成幾乎都是家族食用,也包括成為家禽畜的飼料,幾乎沒有販賣或被收購。農事工作若要傳承到下一輩,各戶的狀況也相當懸殊。(2012第二年,增加至10處45分地。)

       因此,在沒有在地社區組織的情況下,工作團隊先期以融入社區的步調,開始工作推動與相關條件的瞭解。包括:

  • 協調並推動續耕或復耕的友善耕作方式。
  • 水域環境的指標同功群(guilds)及分類群(taxas)的調查。
  • 田間環境紀錄與傳統技能的紀錄。
  • 協調並嘗試稻米及田間副產物的產銷,以及生產過程中回饋到社區產值的設計。
  • 促成社區關鍵關係人的交流研討觀摩機會,包括農戶、學校、在地社團。  
  •  藉由部落格及其他環境溝通機會的創造,彰顯水梯田及在地技術的環境價   值,推廣在地智慧。               
       2012年,友善耕作的水梯田面積預計增加至少12分,也希望能增加1-2戶目前採取慣行農法的農戶參與。


與自然共享的傳統作業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緩坡開闢的水田,分佈在陡坡、稜線、及溪谷兩側的森林之間,也透過層層引水及溢流,與河溪水脈相連;而散落的民宅周邊有菜園、竹林、及生活用材林;更大尺度的遠方,向山區是雪山山脈的尾稜森林,向平地是東北角的狹窄聚落與海洋。長久以來,鑲嵌地景形成不同生態系間的生態推移帶(ecotone),是近海到山區相連的水系臍帶,也是原始自然與高度人為開發環境的緩衝區。在這裡,人們自曾發展出,在環境承載與恢復力許可下,得以取之自然的生存法則,在每一次聊天與近一年的實踐中,重新喚醒。

       山區因為暖和天氣來得晚,全日照時間也較平地短,泉水水溫低,秧苗抽長與稻子飽穗時又常有霧,因此適於耕種的品種與平地不同。在山區向來沒有農技輔導的背景下,多戶農民都採取自行選育種子孵秧苗的方式,培養適應山區氣候的水稻品種。這些品種的在地適應,具有蟲害病害少的特性,因此原本病蟲害防治用藥的需求就低。若在提高經濟收益糧產需市場化時,想採取農民參與式選種,也有較多的經驗支持。

       田畦的整理技術與工具,農戶之間因地勢及習慣不一,有純手作、有牛耕、也有混合小型機械的操作。而在提出不用藥的嘗試時,農戶以提高蓄水位或放牧來控制休耕期雜草、以及秧苗期的手挲草來除草兼施天然肥,都是很快就可恢復的手工技術。多霧地區危害最大的稻負泥蟲,有2戶仍在插秧後一個月內以輕量藥物控制,但也有農戶找回了過去以竹籐編製的捕蟲器,以物理性除蟲度過易危害的兩週時間。而部分多霧的田地在飽穗期前會遇上瞑蛾的危害而產生白穗,阿伯們卻是一句「總要還一些給老天爺」的豁達,讓我們見識了割稻時樹蟾螽蟴不斷躍出的原因。

       也因此,在沒有除草劑的環境下,田埂邊伴生著農民也常食用或藥用的各式野草及濕生植物,過了5月中旬的挲草高峰,水中的小穀精草、野慈姑、鴨舌草、瘤果簀藻、白花紫蘇、甚至還有小莕菜,都得到在水稻下與之共生的機會,因而形成了水中立體而熱鬧的生物棲息環境。此一作物與野生物高度共存的階段,可以持續到中秋左右的翻田整理期,多數的水生植物、水生昆蟲、與兩棲類,得以穩定地度過重要的繁殖階段,並在冬季持續蓄水的條件下維繫族群。而這些伴生植物有沒有可能有適量可行的經濟利用,我們經過將近一年的紀錄後,也在找尋在地應用的機會。

       另外,貢寮里山人馴養野生中國蜂的方式,也與這一帶的原生樹種有密切關係。在紅淡比優勢區域馴養,單季取蜜保持蜂群活力的作法,提供了兼顧野生授粉生物的收益。野生山藥採集;利用私有林中高萌檗特性的段木,分散而小量的採收種植香菇;也都是貢寮里山居民取之自然的可持續經濟收益。未來若能結合這些經濟原生樹種的分佈與更新形式的研究,對於適量利用生態系中的供應服務,形成維護生態系的收益補貼誘因,或許也能助於對環境維護的住民共管可能制度。


貢寮水梯田的生物多樣性--基線調查與口訪觀察




       如同之前所提到,選擇貢寮山區推動重要水梯田生態復育的迫切性,因為北部山區急遽消失的濕地生物庇護所,這裡是少數還有延續機會的區域。由於計畫資源投入的定位並非學術研究,目前能在調查的投入相當有限,因此我們選擇了生活史對水體依賴的蜻蛉目作為指標分類群,進行較密集的調查;並再對廣泛水域動物相,進行較低頻度的名錄調查。而調查之外,與農戶的口訪,以及計畫人員本身的直接目擊或間接生痕觀察紀錄,都幫助我們對此區域水梯田的生態價值,以及環境承載所需兼顧的生物考量,有進一步的瞭解。簡述結果如下:

水域指標分類群—蜻蜓

       蜻蜓(泛指蜻蛉目成蟲)的調查,於4-10月蜻蜓主要活動期間,進行每月固定1次的調查,建立包括名錄及調查期間相對數量的資料。

       調查結果發現,本計畫相關的水梯田不到4公頃的面積中,含直接相連的水渠、水塘、與田畦邊的植生交界環境,共紀錄8科42種蜻蜓。而若擴及鄰近無水的休耕田、田邊車道林緣、溪溝、溪流,則共紀錄了12科55種蜻蜓。與目前台灣含離島地區野外可見約130種的總種類相較,有著很高的多樣性。

       其中也包括幾種較具保育急迫性的物種:在合作田區中普遍可發現的隱紋絲蟌,是北部山區水梯田才較能見到的局部分佈種,其棲地正在快速減少中;而朝雲細蟌及黃腹細蟌,則是被蜻蜓觀察界認為是可能僅分佈在大台北周邊山區水梯田的稀有物種;黃腹細蟌更是在已知的文獻與觀察資料中,都僅分佈在台北盆地周邊山區,且自1978年後有將近30年沒有紀錄;貢寮水梯田,是5年內零星再發現的資料中,唯一連續3年有固定族群數量的地點。調查人員試圖從分佈穩定的水梯田條件,歸納出黃腹細蟌的適存棲地環境為:低用藥、穩定供水蓄水、植被密度不過密蓋滿水域的水稻田(或休耕水田)。而近中午豔陽時間常可見到黃腹細蟌順著田階上升飛進田邊的樹林,是否意味著牠是需要水田與森林鑲嵌交界環境的β-species,則待未來有進一步的研究,但這些稀有物種在貢寮的重新被發現與族群的擴增,突顯了水梯田作為「保護區外的保護區域」的重要角色。

       除了這樣可能與里山鑲嵌地景相依的特殊種類外,從蜻蜓調查的結果,也反映了貢寮水梯田的存在,可能如何影響生物的生存需求:例如可能因暖化而北移分佈的藍黑蜻蜓,在本島北端如何落腳在涼濕的水域?例如植被茂密清澈小溪溝的紹德春蜓與鈎紋春蜓,是否在過去水路縱橫時更普遍?

      蜻蜓的稚蟲水蠆,在水中是高級消費者,這麼多種蜻蜓的存在也意味著水域中食物網的豐富。這一點與目前在水田水域的昆蟲發現,至少有6目16科24種,同時包含了數量不少的半翅目與鞘翅目的肉食性昆蟲,反映的現況大致吻合。

其他動物調查結果:

       耕作的3-6月間,以及休耕的11月,進行了2-3次水田及入流水渠的水域動物調查,調查方式因故有變更,因此僅視為建立名錄的基線調查,包括:魚類、蝦蟹類、螺貝類、水域水生昆蟲,調查方式則有手撈網、蝦籠、及目視調查。結果共有魚類4科5種、蝦類2科2種、螺貝類5科7種、蟹類1科1種。其中包括2種特有種:台灣米蝦、大里澤蟹;1種外來種大肚魚;及雖未列如保育名錄但公認稀有的青鱂魚,自鄰近荒廢梯田之水渠,重新引入重新蓄水的合作梯田。調查中也曾意外捕獲III級保育類的鉛色水蛇。

       同時4-8月間於內寮溪、石壁坑溪、遠望坑溪的中上游,以移動式捕捉及窺箱觀察法,進行2-3次的調查,瞭解魚類、蝦蟹類、螺貝類、水生昆蟲概況。結果共發現6科17種魚類、2科2種蟹類、2科6種蝦類、2科2種螺貝類、及水蠆除外,8目14科18種的底棲水昆。其中涵蓋初級淡水及迴游性的種類,並包括8種特有種:台灣石(魚賓)、台灣馬口魚、短吻褐斑吻鰕虎、明潭吻蝦虎、台灣纓口鰍、大里澤蟹(待確認)、臺灣米蝦、擬多齒米蝦。

       第一年這樣的基線調查結果顯示,常年有水的貢寮水梯田,在沒有農藥少化學肥料的環境下,仍有多樣的水域底棲生物,而尚未有大量人工構造物的自然溪流,除了仍有不少初級淡水魚類,也是兩側迴游動物的廊道,而水梯田的面積與出流水質,也是影響這三條河溪水質及水量的穩定度的重要因素。

       而目前雖沒有正式的哺乳動物相調查,但從計畫人員在田間的走動,及農戶的日常觀察,得知哺乳動物在鄰近鑲嵌地景的活動與對水梯田的利用:包括了II級保育類的棕簑貓、III級保育類的山羌、白鼻心常在田埂上或水田旁的道路目擊;而鄰近鑲嵌地景中, II級保育類的穿山甲巢洞數量不少,I 級保育類的石虎有幾筆農戶的目擊,而農戶觀察並推測因為慣行農法的水田大幅縮減,環境中農藥減少,而常可看到台灣野兔;台灣野豬則是鄰近山區與農戶競爭野生山藥的常見鄰居。而鳥類若以鷲鷹科為指標,水田與森林高度鑲嵌的山谷,常可見到I 級保育類的林雕、II級保育類的東方蜂鷹與黑鳶、大冠鷲,其中大冠鷲曾被目擊夏季疑似利用過水田洗浴後停在水田上方的電桿晾羽。這些觀察已經顯示:現有的貢寮里山人密切地與山林動物共存,穩定的鑲嵌地景可能創造了生態推移帶,但繼續適切地在環境承載與恢復力的限度內活動,並維繫環境承載,以及友善環境循環使用資源的技術,相對也更有關照這些生物的棲息環境的責任。


支持環境公益的經濟收益測試




       在本計畫推動之前,貢寮梯田米的產量只限農戶自家享用,當然也無法形成產業讓年輕子弟傳承。但吃過貢寮米的朋友,都感受得到這些以家用碾米機碾製而較小的飯粒,擁有獨特的香氣與甜味,只可惜外觀、產量、與高勞力成本,都使之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友善環境的復耕有誘因嗎?最初我們也很疑惑。參與之後發現,初期讓農戶們投入水梯田復育的最大動力,除了不捨土地的荒蕪與主糧可自給自足的安定感之外,還有他們對彼時溪水不太會暴漲、也不太會枯竭、溪中毛蟹魚蝦豐美不絕的記憶。幾乎每一個交談過的農戶都跟我們提到,過去綿延的水梯田可以為大地『咁著水』。這除了在日益極端化的氣候形態中發揮涵養水源、調節大雨的功能之外,也繼續為雙溪貢寮及瑞芳基隆部分地區提供潔淨的自來水源。這是水梯田在澇旱季分明地區的重要調節與供應服務。

       然而這樣的動機,還是需要更多支持,才能平衡山區水梯田在勞力上的高度投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方向「生態系服務給付(PES)」,是我們認為對這種特殊的「生態文化共構服務」最共通適用的方式。這想法一部份也因為:如果要讓里山居民能充分運用並傳承傳統在地智慧,在地生活結構與生態的延續是該被優先重視的目標;而專業農民很難在文創產業下商業模式佔得優勢,因而若沒有在地既有的搭配,寧可在較謹慎地降低對服務業的立即依賴,以免本末倒置導致離農的發展。因此,藉由起碼的「生態勞務委託給付」作為發展支撐,來調整慣行農法,並延續重要水梯田運作,以換取糧食生產價值之外,諸多市場機制難維繫的環境公益價值,以及隱含的,穩定社區社會結構的功能。

      第一年進入社區,我們採取以耕作或蓄水恢復面積計價的生態勞務委託,並需遵守一定的友善環境耕作維護規範。接著牽線促成在地的糕餅老店海山餅店收購各戶願意釋出的量,製成生態品牌的和禾米香販售。 和禾的命名,象徵消費者的每一口,都能串起潔淨水源和禾、生物多樣性和禾、你和我和禾,一直互助下去的機會。其製程也因此調整為盡量將工作機會留在本地,並研發對消費者更健康的製作方式。而少數有其他農產友善栽種販售的農戶,因著推動過程中與宜蘭友善小農聯盟的互訪,也以和禾 的品牌加入相關市集嘗試新的通路。

       轉作加工食品有受在地品牌拉抬的支持力量,同時也善用商家欲降低原料食物里程、以及轉型有機或友善環境產品的善意。然而製作過程所需的日曬在多雨的冬半年有其困難,也有許多支持者反映希望能直接消費稻米。因此,在較不利小農的有機認證之外,選擇有管理的體驗參與,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的信賴,以及對生態認證的見證機會,是接下來要嘗試的任務。2012年我們將參考日本棚田保存運動的「梯田會員制」,局部測試「社群支持農業(CSA)」的可能。在未來的推動過程中,如何將生態價值與在地文化的趣味融入,提高社群對此的認同,並創造更多人在土地上參與及學習的機會?對此,將引入環境教育的融入,以及培力里山住民在環境產業的解說轉化能力,將有助於啟動「從社區居住之傲出發的環境治理與對外分享」。


推動公眾對水梯田生態文化共構服務的覺知與重視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與貢寮人社區報,原本都是推動環境溝通的非營利組織,因此在這一年中,也以貢寮水梯田作為案例及場域,推動在地社區與公眾,對於水梯田環境價值的認識,以及促進對農戶友善環境投入的認同與支持。2011年4月底上線的「貢寮˙水˙梯田BLOG」,持續分享復育的發現、在地的智慧、以及其他關於這片山林的人文及生態故事,並同步於PEOPO公民新聞平台刊載。而透過社區報,也讓旅外的貢寮人有更多瞭解,希望能因此活絡未來投入整體發展的人才與資源。

       今年在人力瓶頸的收割期間,我們臨時招募了一小群「青年割友會」巡迴山谷助割。難得的體驗工作間,一刀刀都散發著白花紫蘇或蕺菜的香氣,大家偷閒辨識著難得見到的水草、腳下游竄著黃鱔、紅娘華;中場休息一邊喝著東北角特產石花凍、或伴生植物熬煮的青草茶,一邊聽著農戶山居經驗的精彩分享。這樣友好的經驗,也讓原本保守的農戶相信田間的經驗是可以交換學習的資產,為未來梯田會員制先埋下伏筆。

       而持續的田間紀錄與在地智慧,以及生態觀察調查的結果,也透過對於貢寮國中小及鄰近雙溪、澳底國小的教師研習來推廣,未來希望能與學校合作,逐步增加貢寮國中小校本課程的融入。

       從水梯田出發的環境教育,有兩層不同的對象與意義:對於社區人,我們希望能有更多在地智慧的傳承,並加上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的瞭解,讓較年輕一輩、學生、以及新遷入的里山住民,能判釋環境健全的徵兆,進而選擇較永續的環境利用與管理方式,讓在地智慧能有持續的累積與調適力。而對於外地人,我們希望這裡的學習與體驗,能讓更多人理解生態系服務的運作方式與危機:友善耕作的水梯田,提供了支持、調節、供應、文化四大類生態系統服務,而當這樣的功能能被公眾覺知,以及與生態系永續經營共存的生產技術能被看見,在里山倡議中要推動的生態系統暨生物多樣性經濟(TEEB)才有嘗試的機會。

       記得在助割時,有人發現久違的毛蟹而興奮叫著,阿伯回了一句:「你回來,牠就會回來。」這句話讓我們有很深的體悟。貢寮里山人雖然對推動總半信半疑,但心裡卻比我們更相信著:這可以是一個維繫環境與人、人與生物、城鄉之間、世代之間公平正義與生活選擇的互助合作社。但貢寮周邊諸多開發的陸續衝擊,也持續威脅著這樣環境的完整性。正視「生態文化共構服務」的貢獻,也需要公部門對環境保全勞務的有制度化的合理支撐,讓里山住民有機會投入智慧與勞力,扮演區域環境健康衛生所的角色。當然其中的共同治理機制的嘗試,需要進一步細緻的保育科學研究,以整合社會學與環境生態學,即使生物多樣性經濟的推展會很緩慢,這些研究成果也可作為因應環境變遷的韌帶與解答庫,這是我們對學界投入的期待。




有幸與貢寮里山人一起努力學習之外,也謝謝以下的夥伴與先進:


       林務局及重要水梯田計畫的姊妹田們、台北大學土地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張嘉云、林秀麗、李偉傑、鍾文聲、賴青松、郭志榮、雙溪海山餅店、新北市貢寮區公所、台大郭華仁老師、東華李光中老師、桔聚創藝設計、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諾亞方舟環境工程顧問、新北市貢寮國小、貢寮國中、新北市生態生活促進會、宜蘭友善小農聯盟、友善生活小舖、肯夢國際、吳其融、黃龍椿、福隆一間屋民宿、福隆田媽媽餐廳、羅東林區管理處、台大穀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