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盛夏,稻子在蟬聲中一天天的成長,春天插秧的稻子陸續進入了抽穗開花的階段。水稻抽穗時,最怕焚風,又乾又熱的風,會影響授粉,嚴重時形成白穗,一季的心血就隨風而去了。不巧這時來了一個米雷颱風,問阿伯擔不擔心,阿伯笑笑的說:「煩惱嘛無效,總是要看天啦!」
颱風後再上山,每塊合作的田仍以不同的進度成長,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還好米雷颱風沒有引來焚風,反而帶來及時雨,補充了日益減少的水源。
梯田景觀多變化,抽穗時也不像平原上的稻田,像得到了指令般,同步開花、同步成熟。細微的環境因素,影響著山上的水稻抽穗開花的順序。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入夏枯萎的紫色小塔
您有沒有聽聞過一種冬天生長,到了夏天就會枯萎的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就是這樣奇特的植物。顧名思義夏枯草就是到了夏天就會枯萎的植物,屬於唇形花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於荒地、路旁及田埂,匍匐根狀莖,四稜形,高約15-35公分,全株被白色細毛,直立或斜向生長。葉對生,近全緣,兩面被短毛,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窄卵形。花期為4-6月,花呈紫、藍紫或紅紫色。輪繖花序,6 花一輪,多輪密集成頂生穗狀花序,花序下方的一對苞片像葉。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讓糧食超越糧食--水梯田的生命力
本文摘自2011年6月出刊的「綠雜誌」
地狹人稠又多山的台灣,在過去農業社會時期曾有許多低度開發的山間田畦,因為順著地形整理,形成一階階的梯田。早年開墾時因為供需兩端的區域規模小,參雜著聚落所需的多樣作物種植;慢慢隨著交通逐漸發達,區域化的產業規模擴大,各地的梯田各因氣候條件而逐步發展了優勢作物。台灣東北部多雨地區,還保留著許多近年才棄耕的水生作物梯田,近十年內因為山區河川整治或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工程,直接的破壞或間接的水文截斷,使得這樣的環境很急遽地消失了。
地狹人稠又多山的台灣,在過去農業社會時期曾有許多低度開發的山間田畦,因為順著地形整理,形成一階階的梯田。早年開墾時因為供需兩端的區域規模小,參雜著聚落所需的多樣作物種植;慢慢隨著交通逐漸發達,區域化的產業規模擴大,各地的梯田各因氣候條件而逐步發展了優勢作物。台灣東北部多雨地區,還保留著許多近年才棄耕的水生作物梯田,近十年內因為山區河川整治或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工程,直接的破壞或間接的水文截斷,使得這樣的環境很急遽地消失了。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負泥蟲下台一鞠躬,泥胡蜂來抓蟲
五月下旬,天氣反覆,真正的夏天似乎還沒到,稻子已綠油油一片,最讓阿伯擔心的揹屎龜仔過了極盛期,殘存在田裡的,有些已結成白色的繭,就算還有揹著屎的幼蟲,也啃不動日漸強壯的稻葉。今年,負泥蟲總算是下台一鞠躬了。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桃花源被打開之前
有位合作的農戶在插秧時,吸引了一群攝影者前來,他們的裝備極好,看來都是玩家。原本還能謹守分際,在路上取景,拍了一陣子,有人可能為了取得不同畫面,開始在田埂間穿梭,這個已踰越了有禮客人的界線不過是失控的開始,後來有人竟指揮挑著沈重秧苗的阿伯走慢一點,並討論起如何下到田裡以取得他們要的畫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