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芒種】爆熱初夏,暢飲一杯自然吧!

今年的五月全球平均海溫、及六月台北高溫天數,雙雙破了歷史紀錄。除了短暫鋒面的雨霧帶來的涼爽之外,其他日子多半晴朗高溫。雖然還不如節氣之名~~已結出有芒之種實,但早一點插秧的田區稻子已順利完成挵花。這樣的炎陽炙烤下,不僅水田所形成的水域濕地更顯彌足珍貴,工作中的農家,其實也從初夏的山林田野,取得老天爺賞賜的瓊漿玉露。什麼好康?我們來瞧瞧: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好康課程】中學生為什麼要下田?!

教育部的「環境學習中心校外教學推廣計畫」來了,沒有教室、也沒有專職講師的《貢寮和禾水梯田》,也開了10梯次田野裡的課堂,而且我們想邀請不一樣的中學生,跟一群不一樣的農夫,來作不一樣的「農田觀察家」。
中學生,為什麼要下田?下田做什麼?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立夏】蛻變的魔術時光

在一片缺水的擔心中,五月入梅降下了甘霖。這段時間勤挲草的田區還不太強壯的稻苗上這般持續的涼爽雨霧讓晚佈而甫進入開闊環境的秧苗生長較慢,除了持續不走的水鴨今年騷擾變多,有些田區也遭逢五年來最嚴重的負泥蟲害,農人的蟲篩蟲掃都出動了。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清明】短雨中的人鴨大戰



當紅毛杜鵑開啟,貢寮準備進入佈田季。
佈田花金毛杜鵑陸續綻放,今年大家插秧的步調有點異常,多少受忽冷忽熱越來越極端的春天氣溫影響。氣溫影響秧床上自家育秧的發育,有的在冷熱之間發育不良,有人怕長太快太密提前插秧,卻碰到從30度急降至12度的寒雨。但見多了的農民,今春最大的話題不在溫度,而是夜夜空襲的花嘴鴨。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外來種影響系列:福壽螺帶來的不是福壽

今年開春一來,正月還沒結束,原本平靜的貢寮山城,也因為一些事件而緊張起來,其中一件是夥伴們在山上,偶然發現一塊路旁剛整過地的荒田,水泥駁坎上有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卵塊,讓我們不禁擔心福壽螺克服了湍急溪流這天然屏障,可能直接空降山區開始擴散
在水泥駁坎上發現的福壽螺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雨水】話埤


羊年的過年晚,年初二已經到了節氣的《雨水》。只是春節期間沒什麼雨水,而從去年底一路過來的旱象,也已經使今年西部一期稻作的停灌休耕達4萬公頃。山上沒有測候站,打開過去福隆站的資料,94年~101年,一月平均降水日數有22.6天、雨量409.6mm,二月有20.1天、雨量355.4mm,心裡忖度著今年這兩項參數,不知有沒有過去十年平均的一半。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開箱吧《和禾歲記》!翻開水梯田的厚度與層次!

經過大家沒圖沒真相的呼喊,還有干牛糞啥事的拷問,我們決定請問題最多的「溪小編」親自開箱....

經過預告片的吊人胃口與引頸企盼,《和禾歲記》本尊終於親自抵達小編的桌上了!拆開外面紙盒包裝的當下,其實有點兒愣住:眼前精緻的瓦楞紙包裝,看起來比較像是「相框」?怎麼不是一本「書」呢?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打包梯田感動,種回水湄生機~對土地許新願的交換禮物


        李偉傑導演為貢寮水梯田的紀錄影片《和禾歲記》,要公開發行了,這次還製作了一冊濃縮水梯田地景的《和禾繪地書》,附帶深入的影片解說小補帖、一組四季田景與代表生物的明信片,一次打包讓你帶回家。這項發行是為了籌措支持《和禾生產班》的保育經費,由《狸和禾小穀倉》自籌發行工本,銷售所得盈餘都將支持他們持續整合農戶的土地經營與農產品和體驗產業的發展。因此這次發行也是『和禾歲記保育和夥人』的招募,每一份繪地書上都有一張帶編號的《糞菁藏書票》,代表我們對您保育支持的感謝。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狸山野滋味--從水田上菜

  如果說從森林上菜是在里山環境中,人與自然環境永續利用的一種生活模式;那從水田上菜,就是其中最貼切的詮釋。水梯田中的”食材”產出,絕非只有水稻米一種,打從初推動會員制保育工作開始,樹嬸的一桌好菜,就讓我們見識到水梯田這座大菜市場的豐富[註1],或許是一開始設立的高標準,生產班活動中的歷代主廚,無不絞盡腦汁,努力端出記憶中的古早味,或是嘗試立利用水田中的素材,開發新料理,在這良性競爭之下,大概受益的就是各位和夥人(當然吃遍每一家料理的小編也是),以及因此日益寬廣的腰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