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貢寮里山學,和禾生產班,水梯田保育制度,狸和禾小穀倉,生態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貢寮里山學,和禾生產班,水梯田保育制度,狸和禾小穀倉,生態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生活在「深呼吸」中持續醱酵

  就在三週前,跟著狸老闆、狸子一同去拜訪在山中隱居的王伯。地上團團塊塊的苔跡、絮叨不休的閒話家常,暗示這是王伯家難得「人聲鼎沸」的一天。「釀酒」的準備工作,就在鳥鳴、狗吠與柴燒開水的劈剝聲響中急急開始。

蒸熟也散熱後的米團,和著酒麴入缸。
四天過去,人們需要的酒液漸漸現身。這段過程就是【醱酵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冬至】感謝有你,天公伯嘛歡喜

四年前的歲末,隨著整年邊學農作邊觀察的生態調查與田間記錄確認了貢寮「不跟天討太多」的在地傳統淺耕循環作業,確實可以作為現代保育的工具。水梯田的環境貢獻也一一清楚地浮現輪廓:維繫嚴重受脅的農田濕地棲地、洄游動物的完整水域廊道、林緣動物及人們的水資源等,都靠這。但周遭環境正快速變動中,得苦思著:這些公益的環境價值,若繼續默默不為人知,或仍只由農產品的市場機制來定生死,沒保障的並不只是農人,而是所有要使用環境功能及都市維生系統的我們大家。                      
於是,怎麼讓這處因為封閉而保存下來的環境,變成「因為合作而保存下來的共生系統」,就是我們接著努力的目標。於是,一步一步開始了想像中的「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