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和禾米,和自然一起吃久長~

  圖/文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轉載自2016.11 鄉間小路 】


七八月間,貢寮山間瀰漫著一股蟄伏盤算再動員的興奮,有些日子甦醒在寧靜山谷還未被陽光照亮的清晨,山路上聚集了各路人馬,帶著刀、潦入泥水中,刷刷刀聲及打穀機器桶馬達伴著吆喝,接替山羌的晨吠振奮一整天。這種獨特的、踩在水裡割稻的收割方式,並不是為了標榜復古,其中蜿蜒流瀉的金黃稻河、田中各異其趣的水草香氣、以及鄰里換工時的互虧開講、助割者彎身向長輩學習地方知識,都在結合生態系服務的保育,發展助於健全水循環的生態農業,而重新開展中。
順應地形限制及保育需求,和禾有許多保育和夥人參與這樣傳統的收割季。(李偉傑攝)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讓身體說話:10月翻田

  從大暑到寒露,天氣漸冷入秋。貢寮罕見超大豪雨連著過去,讓田間水位蓄得很滿,踩下田裡,清涼泥潤的觸感快淹到膝蓋。二哥看準天氣放晴約在10/19這天,陽光與微雨交錯的日子,然後一把鋤頭當扁擔,左挑耒耜(犁)右擔韁具,手拎著一根桂竹竿,帶著我們往「闊角」(註1)走去。

二哥往闊角走去,預定翻的田田埂先除過草。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收成換工--透早到黃昏的陪伴

  當大多數島民都在睡夢中,遠在長濱的璧瑩、大雄搭上北上列車。列車到福隆時,天色還沒亮,前一晚住石頭屋的夥伴們一個個起床。暗幕從東邊向西邊垂降、大伙自山下往山上去--割稻,就是要跟太陽搶時間,這是夏天收成農人的節奏。

一進入割稻季,天天都順便早起看日出。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一切都為了保水

「為什麼水沒放乾?」 「啥?赤腳?不能穿雨鞋下去?」來割稻幫農的朋友,常最訝異於:稻田在割稻前沒有放乾。這在台灣我們很想找到有沒有其他田區也如此,但現在看來許多復古手割的田,也都能穿著球鞋下去。那到底為何田裡維持湛水呢?不用待我們說明,助割的伙伴在下田踩進泥水裡的那瞬間,通常就明白了: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貢寮人的驕傲--桂竹


  說到貢寮人的驕傲,大概就是桂竹了。驕傲了許久,可真正知道的人少,於是今年「和禾小旅行」,我們第一次跟大家走進桂竹林裡頭,認識貢寮人的驕傲。

竹林中打照面,兩人手上拎著一根根桂竹筍,
就像〈臥虎藏龍〉場景中的短兵相接。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養蜂問答錄】挲草與採蜜的曖昧關連


  「趁稻子還不高,草卡緊挲挲。」插秧後1個月,趁稻子還沒長到扎眼的高度,農人們抓緊空檔挲第一次草,除了挲草入肥,據說也是擾動稻子的側根,讓稻子根系可以扎得更深更穩。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坐聽「穀雨」望「小滿」:和禾小旅行--小滿呦


  總算,秧苗捱過長長的冷冽住進水田。大家暫時放下戰鬥的身心鬆口氣,與割草、翻田整平、剷秧、挑秧、插秧,還有種種後勤補給的農忙暫別。在等候與見證田間生機茁壯這時,睽違已久的《和禾小旅行》準備上場了。對新手狸子來說,問題馬上浮現:「接下來的季節,山上分享什麼豐腴?」


蜂是花精神,山上暖活起來之後,也越見精神了!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你瞭你的未來嗎?中學生當自強,來作「綠野觀察家」!

教育部補助的推廣計畫又來了,我們強力邀請北北基宜的有志中學生,來《和禾水梯田》的田野教室,深入地下社會,認識在我們居住的城鎮之外,還有哪些維繫我們生活未來的基盤環境。
自己的未來自己救,維繫未來的環境,當然自己也要瞭!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生活在「深呼吸」中持續醱酵

  就在三週前,跟著狸老闆、狸子一同去拜訪在山中隱居的王伯。地上團團塊塊的苔跡、絮叨不休的閒話家常,暗示這是王伯家難得「人聲鼎沸」的一天。「釀酒」的準備工作,就在鳥鳴、狗吠與柴燒開水的劈剝聲響中急急開始。

蒸熟也散熱後的米團,和著酒麴入缸。
四天過去,人們需要的酒液漸漸現身。這段過程就是【醱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