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收成(一)踩在水裡割稻




        許多五六年級的朋友,對這樣的畫面都還留有兒時記憶,但能像樹伯這樣有一家子壯丁及餐點後勤動員齊聚一田,在人口急遽外移的農村已經不多了。農地可以休耕,但技藝與所有生產配套的整備,卻會隨著休耕而快速消失,很難說開始就重新開始啊!



        7/24大暑次日割稻!這是今年第一塊收成的田,不只樹伯一家全部動員,紋翠號召下也募集了從羅東、貢小、及蜻蜓調查的「麻瓜」們一起來幫忙。清晨六點就抵達,趁著山谷還賴著山影的涼爽,樹伯及兒子們早已在田中開工。



        山上梯田割稻最棒的福利,就是炎夏的「雙面炙烤」少掉了一面!古詩中描寫收割時:「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貢寮水梯田的水從不放乾,因此我們可以踩在軟土涼水中工作,但更需在豔陽天進行,好處理暫時堆置在水邊的稻穀。



        麻瓜們一下水,有人哇哇叫說有魚在腳邊游竄,有人則一再停下鐮刀,拿起相機,捕捉那可能是全台僅有的黃腹細蟌站在稻子上的景象。



        當腳邊的稻浪逐漸被清開,又是令人摒息的畫面。這宛若複層林的小世界,金黃稻浪下躲藏著諸多生物;割開稻子,小穀精草的白球花序、水下搖曳的簀藻、絲葉狸藻,都成了畫面的主角。

        今年因為沒有用藥,據振貴叔的說法,後期還是受蟲害影響,因此結穗較短,但風調雨順,每一粒都飽實,因此還算是一個豐收。





        割稻的進度隨著從上坡到下坡一階階挺進。這工作的流程是為了脫穀機(農家稱「機器桶」)的搬運省力,當一半的人力以4-5排稻子為推進面前進,把稻子整齊地堆放在兩側,打穀機這一工作集團隨後跟上,1-2人撿拾運送稻穗,另1-2人輪番將稻穗送入脫穀滾筒將稻穀從稻梗打落,滿了即裝袋。

        當眾人靜默地聚株成畦地割著,除了刀鋒劃斷稻梗的俐落聲,多半時間只聽得到小彎嘴畫眉不時鳴叫。而中間穿插著最驚心動魄的「嘿呼~」,是張家兄弟賣力拖動脫穀機前進的吆喝口號。

點小圖可看連續照片


        而那詩的後兩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呢?我們力盡,也知熱,但人說「刈稻呷六頓」,當大伙殷殷期盼的點心送達,當坐在階梯藉著樹林蔭下,相互遞著一碗一碗甜鹹自選的米苔目、石花凍,一切都很滿足,力盡了又生,知熱也冷卻了。

        邊吃著,瞥見黃腹細蟌也在樹蔭下歇著,對山谷這田畦與樹林交錯的地景,又多了一份領悟。



        就這樣,在點心與刈稻飯的激勵下,全數四分半田在14人陸續加入奮戰7小時後,全數收割打穀完畢。眾人皆滿足地坐下來吞著沁涼石花,唯獨樹伯不能休息:把握晴日曬穀,果然「但惜夏日長」!台灣田野已少見的日曬米功夫,在宛若雲門「流浪者之歌」的露天野演中揭曉,下一篇為您獨家報導。


更多相關文章:收成(二)日曬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