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默默照顧基隆瑞濱的自來水志工


有沒有聽錯?自來水場也有志工?而且這群志工做了一輩子,從貢寮雙溪、到瑞芳濱海各村落、遠及基隆的居民、從基隆港出發的遠洋貨輪,都受他們照顧呢!而且這群志工還兼忙河川局與水土保持局,介厲害!
踩進坊腳溪嚴重變淺的河水,水溫溫的,著實令人擔心;號稱雨都的基隆也準備要限水,教師研習時社區居民討論著這話題。貢寮也已經幾乎兩個月沒下雨了,當西部對流旺盛還下冰雹的奇景,貢寮總是山頭雷聲隆隆,卻落不過田埂。阿聰說,這裡一向這樣,夏天如果沒有颱風就等不到雨,而入冬,雨多到趕都趕不走。
又想起幾乎每一位農民都提到:彼時滿山都是梯田時,溪水很少有暴漲或枯水。早先我心中還在質疑著水梯田能匹配森林的保水能力時,蕭大哥指著山谷,教了我一種很簡單的直覺數學:「你算算,每一塊田都蓄30公分的水,以前這個山谷少算有20梯田的話,不就有6萬噸的水?每天6萬噸的水準備著,大雨來的時候也少6萬噸水沖進溪裡,怎麼會淹大水?」

是啊,這直覺但似乎很有說服力的計算方式,後來在台北大學李承嘉老師的文獻分析中,讀到許多研究的佐證:
l        陳世楷博士(20032005)指出梯田將灌溉雨水引入下游渠道,也透過梯田階的向下入滲與側面滲流,使水源進入地下水或下游河溪。而在減緩土壤沖蝕的功能上,也因為一階階的平台處理,而有顯著的攔截功效:颱風降雨經過傳統水梯田流出的地表水流,含沙量相較檳榔園、茶園、旱作梯田、次生林還低不少。
l        日本更因為水梯田的涵養水源、調節洪水、減緩沖蝕的保安功能,由學者進行了許多評估:茨城縣棄耕荒廢的梯田地區,當田埂崩坍到只剩5公分時,100年洪水頻率的洪峰流量增加了38%。而從調洪的角度,若以大尺度計算日本水田的總調洪容量,達81億噸,是1982年評估當時全日本近200座以調洪為目的的水庫總容量的3.3倍,在中游地區的梯田,更減少了下游淹水的危機。
這讓我理解了前陣子讀到的一則新聞:中國在2020年將建成1億畝高標準梯田,除糧食增產目的外,就是要控制水土流失,緩解江河湖庫泥沙淤積。原來這些阿伯們也自認利不及費的水梯田維護耕作,其實一直是我們水土保持的重要工作。

 那自來水供應呢?教研現場的大家可就驕傲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說出不靠水庫而有好水的秘密。原來,這些從梯田與森林交錯地景過濾出的潔淨水源,在雙溪河的下游靠著橡皮壩進入貢寮淨水廠,以每日11,000立方米供應貢寮與雙溪地區、6,000立方米供應瑞芳與濱海各村落、更遠的基隆市也靠這裡提供65,000立方米/日,僅次於對新山水庫的依賴;而吞吐著台灣出口貿易的基隆港遠洋貨櫃輪,也都載著這些來自貢寮梯田的安全用水出海
厲害吧,這可能是不用水庫又供應得最遠的好水呢!在限水與颱風的威脅交替間,我們向這群長久努力的水源水保志工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