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心防線?別懲罰為環境努力的農人



  這個夏天令人疲於應付。人口稀少的散村中,私領域變成公共場所,讓原本寧靜的水梯田社區有了莫名的壓力。農人常在自家田裡,撞見不認識的人帶著其他不認識的人導覽;或說是受託於電視台的導演,拎著兩桶龜鱉放在田裡模擬拍攝;田裡多了穿著雨鞋拿著捕蟲網的人、多了不明的蝦籠陷阱、還有自動相機佈往巡水路。


  農人在隱私的壓力之外,如何避免入侵種、避免田埂損壞等的環境巡護管理壓力,變得高度不確定,護管工作成本變高、又提心吊膽。因此我們不歡迎以上行為。


  貢寮和禾水梯田的合作農戶,體認了自己的責任與機會,承諾用友善環境又因應在地條件的方式,繼續水稻的種植。這些傳統的方式費工,但盡量遵循大自然的物理法則。和禾生產過程中承諾:不用農藥、維持全年湛水管理、盡量使養分在地循環、用不易造成山田坍塌的小機械或人力來淺耕、避免外來強勢的福壽螺水草龜鱉等削弱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因此連養鴨都有不能強勢凌駕野生水生物的承載限制。因而,春夏季我們能收穫對人體健康的好米,而在天公伯賜予的收成權限之外,就把環境留給野生動植物,還在雨季幫河溪蓄流雨水調節洪峰。

  而這樣的堅持,讓農民必須有不求方便與快速的努力,但也同樣會受外人不經意的影響,動搖大家的意志。


阿伯為了解決田埂常被踩踏凹陷留不住田水,找了地磚來做鋪面。

  計劃第一年的媒體參訪後,有阿伯的兒子來電表示要退出,因為家裡晚上九點還有記者來電,早餐時間有台陌生的攝影機對著他們。第一年的冬季,部落格停了一個多月,我們讓它荒著長草,因為桃花源節氣作息的曝光,有人亦步亦趨地盯著每一段故事的場景去拍攝。幾度掙扎之後,我們取得共識繼續分享與環境互利共生的經驗,為的是讓這樣共生的可行性有更多人知道。如同許多朋友在其他角落的努力,我們也自許成為一個漣漪的起點,目的地未知,但希望能量傳遞的過程能互相激蕩出新的水花。即使這最終的實踐不一定在貢寮。

  不過,最近社區受到的干擾,讓我們自責地懷疑起:這些地景與人心,會不會因為保育計畫而提早消失?這都是私有田地與私人生活空間,不該有農民因為做了件有益於環境的事,就有義務要把自己的私空間開放出來。生產環境需要的維護管理請大家體諒,山上人家對生活型態的選擇權益也要懇請大家尊重。


  我們並非不打算分享,但尊重農人原有的權益、並且不影響生產班為環境的努力,絕對是分享的前提,也才能創造里山倡議所言的「新型態合作經營體系」。很感謝這兩年來用消費用專業用陪伴來鼓勵社區的朋友們,而如何進一步透過現場的體驗享用,更理解里山生活中的文化與環境,社區夥伴也準備透過局部的生態旅遊來實踐。請教了生態旅遊的先行者屏科大陳美惠老師,歸納出生態旅遊地的原則包括:單一窗口/回饋機制/環境教育/環境監測/總量管制。這些,都是希望透過監測與相關規範管制,確保衝擊與影響在可因應範圍,不危及原有生態與文化;並透過學習與分享的互利,回饋支持在地維護環境與文化的努力。

  我寧可相信當眾人相信這些價值,開始願意在制度中或在市場機制上,為生態系服務付出維護的成本;若如此,最後到底是哪裡的土地,能在這樣反映真實價值的鼓勵下持續維護下去,就會有各種百花齊放的結果。因此我們選擇揭開桃花源,先止住被時代淹沒走向寂寥終點的命運;也藉由這真實的人地互動案例,找回過去人與自然互相哺育的現代版可能。在這樣的小潮流下,貢寮山村試著維持小而美的生活:不只為價格而活著,不只追求統計數字上的成長,還要有能安神定心的生活品質,有因地制宜自主經營環境的尊嚴和專業。


桃源谷興建步道開放遊憩後的垃圾,成了居民之痛。

  猶記得初次去蕭家莊溝通合作意願,耆老怒氣沖沖地說:「你若把遊客垃圾這條解決再擱來講。」貿然引入觀光的衝擊不只垃圾一樁:遊客對桃源谷有牛糞的客訴,讓所有人接獲管束牛隻的通知,殊不知遊客進入的路徑及被列為景觀的草原,本就還是在地人的私有牛埔,也因為是牛埔才維持著這樣的景觀。不明緣由進進出出的人多了,治安、隱私、交通等的壓力,也悄悄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這個夏天擅入農田的人太多,農人只好以圍牛刺絲來勸阻人的進入。

  因此,農戶開始得重新圍圍籬、在田埂被踩到低窪處鋪地磚、不知如何拒絕不熟識的人之後、又忐忑地巡著田水環境。我們鄭重呼籲:請大家不要在生產班辦理的活動之外,自行進入田區採集拍攝(某種程度田裡的生物都是他們與天公伯合作的作物)。林務局水梯田保育計畫的合作水田有一定共同遵守的事項與努力目標,人禾基金會試辦生態系服務給付制度,又一起在這些保育目標的承諾下賣品牌米,某種程度是契作或共同生產班的共同體,有責任要一起協助農戶找到維繫環境與自身權益的方法。NPO與社區的人力時間都有限,我們誠實地承認目前沒有心力能提供所有人拜訪的服務,其實也不打算要求這些私有田去符合所有人的需求,因為在它們承諾的生物多樣性與水環境保育的任務下已經盡力。目前將以局部開放的方式,在私人生活與特殊生物棲地的承載限制下,一步步邀請大家參與保育和夥人制度及環教活動。

  留給農人對改變有公平選擇的機會,其實也是留給我們自己更多的機會。因應改變的硬體建設越多、不能回頭的改變也就越多。想清楚了,回歸家園的價值優先。小村小鎮獨特的文化、產業生活與自然環境交融的地景,以及那些看不見但日夜運作的環境功能,將會依舊為您保存在東北角的這裡,以及未來可能的許多角落。我們為農戶在改變的過程中依舊的笑容,向您說謝謝!


互助而尊重農人生活樣態地作客,才能讓彼此的笑容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