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蝦蟹消失,風中稻草人看見了


春分的山谷裏彌漫著靜穆的空氣,待稼的畦畛間投攝出冰冷如鏡的氛圍。一直等不到兒子回鄉幫忙插秧的盧伯,今年特別用心紮了一只稻草人在乘風飄浪青翠的秧苗田旁,還在田埂上插了六面似招魂幡般嗄嗄作響的驅鳥旗,此情此景,頻頻憾動我執行田野調查第一次到訪的心因為,盧伯兒子跟弟弟一樣,去釣魚後就永遠不再回家來!看著盧伯拾起傷悲且神情堅毅地仍照常田忙,我除汗顏外也漸漸喚醒年幼時的記憶…常攜著弟弟探險於後山廢耕水梯田裏、手持彈弓穿梭在大屯山餘脈的林間、偷拿著紗窗用網撈遍關渡平原每一條灌溉溝渠....但,短短三十餘年原有田間生物已不復見?徒增歸化入侵的外來種!這責任不能只推給農田水利工程與管理的不當,而是人類過度消費了自然資源!使得土壤、植被結構、地型的改變而廣及整個生態系統;今日所做的田野調查工作是提供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al Ecology)對已受損生態系統、重建及保護對策的基礎科學。


 被捕食的圓田螺

    在此計劃內所執行調查之物種最高階為哺乳類動物,但初步探查結果則令人錯愕!約略半數以上水田樣區內之圓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遭致破殼捕食,依據食性、排遺、足跡等推斷是台灣特有亞種保育二級的食蟹獴(Herpestes urva formosanus)所為,其動物地理分佈屬東亞細亞區食肉目獴科,雜食性,又名鬃簑貓,棲息於全島人為干擾度較低的溪流環境裡;顧名思義,主要以補捉蟹類為食,在台灣129條水系不乏此類型之溪流生態系,尤其位處東北角的田寮洋週邊水系,因海岸地型特殊導致海流將深海豐富的營養鹽帶送到表層,加上此區雨量豐沛對「迴游生殖」的甲殼類等河川生物而言謂為天堂;就台灣淡水蝦、蟹的物種多樣性應不致匱乏而補螺裹腹!另在島內水獺幾近滅絕二十年後整個食物鏈的頂端消費者「唯獴獨享」。 但不惜跋涉、不畏獸夾只為了填飽肚子的食蟹獴告訴我們:遠望坑溪、枋腳溪、石壁坑溪上游裏已無蝦蟹可食!?也表示河川上下游縱向、沿岸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環境問題(汪靜明1998)。

食蟹獴在田間覓食留下排遺與足跡

民初齊白石的「畫螃蟹」題說:「處處草泥香,行到何方好!昨歲見君多,今年見君少。」原喻日軍窮途沒路的情景,現今貼切地反應在畫中的主角;縱觀歷史,螃蟹傷禾的記載不絕於書,今日,我們不必擔心「蟹荒」、「蟹亂」,倒是台灣河川環境中的要角-絨螯蟹屬二種族群量的銳減所帶來的警訊!當「永續」(sustainable)一詞不再淪為空談,需要面對的不只是河溪上下游之間生態廊道影響了生物游移,是整個國土海岸的規劃管理,層級之廣非個人能力所及唯有學習盧伯堅守崗位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將遙想與希望寄予風中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