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貢寮山村的手耕插秧


     今年的立春剛好與農曆年重疊,那時也是農家浸稻種的時候。不巧遇上了一個又冷又長的冬天,秧田裡的秧苗生長幾近停滯,過了春分,還不見秧田轉青,種了幾十年稻子的阿伯們也焦急了起來,有幾家農戶甚至又備了第二次的秧田。還好遲到了二個星期後,秧苗總算綠油油的,清明前後,合作的五個農戶陸續的插秧了。佈田佈好了,阿伯們總算鬆了一口氣。算一算,從春分到清明,剛好晚了一個節氣。
     剛撒種的秧田───秧田常會選有出泉水的田,這時氣溫尚低,泉水的水溫較穩定;另外防風、防鳥也是要考慮的細節
   春分原本該插秧了,但今年秧苗的生長進度嚴重落後
     還好又過了二星期,終於插秧了!插秧時,秧苗是像這樣用秧鏟一片片的鏟起來的,阿伯跪地鏟秧苗,像是對土地的感謝。
     鏟秧苗的人總是被一堆秧篩仔包圍

     挑秧苗通常是不會佈田的孩子的工作

     插秧前會用木耙子把田地再做最後的整平

     秧篩要放在秧船裡,才好在田裡移動,以前的農業社會,農戶間會以換工的方式彼此幫忙,這段時間,會插秧的人經常帶著自己的秧船到處去,動作俐落的佈田達人更是大家爭相邀請的換工對象。
     傳說中的手耕插秧,還存在貢寮的山村。插秧時要二腳打開,一步步往後退,通常一趟插五行,右邊各以20公分為間隔插二排,二腳中間等距插二排,左腳外側再一排。
     上山的梯田通常是順著山勢而開,插秧時,要考慮間距,又要順著田的形狀弧度彎曲,難度比想像中高很多,就算在以往,『會佈田』也不是每個農家子弟都可以擁有的能力。
     插好秧苗的田,短時間內儘量不去動它,一、二個星期後,等秧苗站穩,才會進行接下去的挲草、施肥、除蟲等農事。完成插秧的工作,農家終於能暫時鬆一口氣了。

     在台灣,稻米的種植已成為分工極細的作物。現在的稻米種植,育苗由育苗場負責,插秧有專業的插秧機、收割又是另一組人員。這樣的分工,省去了許多人力,手上只要有電話簿,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這些流程,種田,看似比以往簡單多了,然而在簡化的過程中,世代累積有系統的農業智慧也被切割為片段。梯田,因為先天環境的限制,大部分仍需以人力進行,被排除在機械代耕的客戶名單中,也因此還能保留住古老農業的完整樣貌。看著阿伯們一步步的後退,秧苗卻一行行的佈好了。

     進步還是退步?城市邊緣的手耕插秧,讓人陷入了哲學的思考中。


田邊觀察筆記

     阿樹伯──之前看阿樹伯補的田埂,就可以猜到他對農事的一絲不苟,果然,他田裡秧苗整齊的程度,應與用線車畫的差不多了。
     榮燦伯──他們家有一區極平整的田,一區就有三分地,佈這塊田時,需先在中央拉一條線,台語叫做『phoa choa』。
     秋金伯──秋金伯有小兒子和大兒子一起幫忙,清明節剛退伍的小兒子宏憲是目前最年輕、還能幫家裡插秧的年輕人了
     阿丁伯──阿丁伯今年有五個孩子回來幫忙插秧,應該是最讓其他阿伯羨慕的了
     劉阿伯──阿伯因為清明後的一場重感冒,是所有合作農戶中最晚插秧的,考慮到體力,所以今年只插了二分地,因為沒空整理田埂,所以劉阿伯的秧苗,長在半枝蓮、地耳草、鼠麴、水芹菜……組合成的花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