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阿伯的職業欄--關於『農地環境價值序列』的想像

        曾想著貢寮里山農戶的職業欄該怎麼填:農夫農婦?保育管理員?漁業資源養護員?水資源管理員?基因庫行員?曾經列著像貢寮水梯田這樣的健康農地其實應該跟哪些政府機關有合作:林務局?農糧署?漁業署?水保局?水資源局?衛生署?環保署?教育部?文化部?水利署?

        這麼厲害!阿伯聽了都笑著。當中『咁著水顧著溪』,是他們最認同的副業。


梯田真偉大


        日本有本學童教材讀物,書名翻譯過來就叫『梯田真偉大!』,山上人家對於梯田的『咁水說』,也是書中的諸多偉大功能之一,國內外其他地區也有諸多學界研究的論述支持。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覺得很新鮮,因此BLOG寫了一篇『默默照顧基隆瑞濱的自來水志工』的比喻,竟真有基隆地方電台說要採訪自來水志工團,雖然經過解釋他們打消了念頭,但想想,所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供水服務,何嘗不是因為水庫水場的背後還有一片好好保護經營的土地?而促進這些土地功能適切運作的住民或工作者,何嘗不都是我們生活上不為人知的志工?

        的確,乍接觸這計畫工作,每每在山上巡訪,只覺得自己進入一片桃花源。但隨著接觸越久,越尊敬這裡其實是個保健站,除了服務山、溪、近海的生物,也默默照顧著城鎮在飲用水、不需貨幣換取的食物、越來越不穩定的氣候下的洪旱調節與居住安全;而當享用到和禾米或米香,也感謝著這土地對我們飲食健康,及糧食生產所需的諸多授粉昆蟲等合作的維繫。


        怎麼看?試著就聯合國規劃署(UNEP)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在評估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經濟(TEEB)時最常使用的四大服務分類,來看看類似貢寮水梯田這樣的農地,到底為我們做了什麼?【註1】

  • 供給服務(provision service):稻米等農糧、淡水魚蝦蟹、野菜、藥草、家禽食飼 …
  • 支持服務(supporting service):邊緣森林、河溪、潮間帶、近海漁業等的生產力、農業生產力的調適彈性...
  • 調節服務(regulating service):水質、水量、土壤侵蝕、蟲害控制、植物授粉、基因銀行、氣候穩定、碳匯…
  • 文化服務(cultural service):傳統文化、景觀、環境教育、防災教育、休閒、美學… 

        比7-eleven還多吧?!更何況諸多服務只送不賣,可以說是公益保健站。每個城鎮的邊緣其實都需要這樣的保健站,維護飲食、居住、健康、防災等的健全, 甚至在心靈困乏、四肢不張的時候,還有個可以舒展筋骨安定心靈的土地勞動與學習。而這樣的保健站,其實就曾經開設在全島各地的農地上。


農地的生態系服務



        除卻東北角多雨地區又擁有獨特生物多樣性的水梯田,全島的農地,其實都曾提供著共同或獨特的生態系服務!共同的生態系服務,包括:
  • 你一定知道的農糧生產(記得要預留劇烈氣候條件下的災損調節、或適宜生產地的漂移等準備,所以不能只看足夠供應我們的現下的消費需求的農地面積與生產種類);
  • 因為有植物與土地的蒸發散循環,因此有別於都市熱島效應氣候調節;
  • 因為農地的土壤通透特性而有水的入滲,因此提供的地下水補注,減緩地層下陷與海水入侵;
  • 因為農地的景觀與親土性,我可以與農民一起發展休閒產業、環境教育;
  • 因為有健康安全用藥、或多元種源無基改的作物,我們可以減少飲食中歐米茄6的累積、確保歐米茄3的攝取,降低因細胞中兩者不平衡帶來的諸多發炎導致的文明病風險....等等。
  • 還有:水質水量調節、土壤資源保護、碳氮循環貯匯、基因銀行、景觀、休閒遊憩教育、對河溪近海生產力的支持等。
        而哪些農地提供的獨特生態系服務?除了前面所提及的多雨地區的水梯田服務之外,也例如蘭陽溪沖積扇、林邊溪沖積扇、大安溪火炎山沖積扇等,蘭陽平原、屏東平原、苑裡平原區農地,就提供水源涵養與過濾的重要調節服務。


農地環境價值序列


        那麼,為了要讓這諸多環境生產,在農糧生產為主思維的農業政策下,還能被嵌入,我們想借用諸多討論差異服務或差異機會的序列概念,提出『農地環境價值序列(agricultural land environment value spectrum)』,作為規劃輔導與管制工具的置入架構。這樣的價值序列可以分別在諸多不同環境功能的序列軸上,去訂定『關鍵管理衡量因素』,再衡量當中是否需要有輔導、管制、獎勵等機制,以及是否需要在其他農業或土地共同法規中訂定特殊條件下的但書,以降低政策與法規間的矛盾或排擠效應。


        管制或輔導支持什麼呢?農地共同的環境服務,需要整體共同的管理,例如為了土地生產力與食用健康的農藥管制、為了調節市場機制的休耕補償、避免水源短缺或污染的保護及國土規劃。而有些農地因為地理區位特殊、或現地生態及文化的保存重要性,其角色的關鍵可能優先於糧食的生產,則在遵守一般通則的管理之外,可以採行指定條件準則的方式,來指定劃設或由農民主動申請,遵行為了維繫這特殊價值的其他管制或鼓勵措施。以貢寮水梯田這樣擁有特殊生物相的野生物保育農地為例,在價值序列軸上舉例說明管理衡量因素如下表:


        若因地理區位特殊而生產的生態系服務,以前述諸多位於沖積扇平原的農地為例:在扇狀地形的中上游入滲位置,透過國土規劃與管理措施確保土地利用維持農地的高度透水,甚至附屬或周邊設施是否阻斷地下水的補注,也該被考慮;在扇端湧泉區的農地,享有最佳的水質與最低供水成本的生產,在用途上應該要優先被保障為特定農業土地使用,並對農藥或其他污染予以較高標準的管制。

        若是因現地環境特殊性而生產的服務,除了野生物之外,小規模友善農地則可以在這樣的機制下,設計鼓勵對農作物種源多樣性的保留機制,並因田間野生物對病害調節與基因庫分散保存的貢獻,參酌在休耕管理措施上,減除對於指定綠肥作物、與病害防治農藥噴灑的規定。


享受多元服務,需要設計思考的政策與法規


        這些環境服務或稱生態系服務,都可視為環境的生產,在現行行政體制中,跨越了諸多政府部會,解決之道需要透過主管機關對於業務以目標導向來指定所必須管理輔導的實質土地範圍或行為作為;當然在行政轄管交接介面間,還須藉由『輔導管理』、『作為管制』、『土地利用規劃』不同層級與不同作用方式的政策與法規工具來細膩設計;包括不同部會以及不同目的法規,在同一塊土地的共同管理與約束。

        然而,未來要施行的國土計畫法,直接把『農產品的生產』與『其他生態系服務的生產』,從國土功能分區上直接就劃開了,我們將有農業發展地區、有國土保育地區,但肩負著諸多國土保育功能的『農業發展地區』,或適宜從事農業以輔助或確保國土保育功能的『國土保育地區』,能否在農地多元價值的思考下,有細膩的交融規劃?這將牽涉到我們是否還能享有原來在城鎮周邊那些保健站的諸多服務。從這幾句如同繞口令的句子中,我們感慨這真的不容易,但土地提供我們的服務真的不該被切割。沒有公共行政與法律的專業背景,這樣的想法看起來與現實的行政架構與法規制度差距甚大,但從老百姓的腦袋想總覺並非不可能達成,政府作為運用全民交付的社會資源與權限,管理全民跨世代共享的(也是僅有的)環境資產,我們樂觀地期待能夠有『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行政與研究專業,能為了達成有效資產運用管理目標而設計調整施政體制與架構。也因為,這些環境提供我們的諸多服務,正在現行政策法規的施行下快速被摧毀崩解中。


        話說回來兜了一圈,若是有這樣的農地價值序列的作法,在其上耕作的農民可能肩負著不同的環境保全任務,他們的職業欄的確可以多填出更多不同產業的使命:地層下陷防治員、營養健康照護員、糧食方舟保管員...。因此,我們也該更有禮貌地看待農民的環境生產,相關的產業支持該做就做,因為這不在僅僅是農民的生存問題,而是對待我們共同的生存問題。

        一年半,BLOG也差不多將傳統農事的運作講了一輪,接下來的冬季,山上的土地與農民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BLOG不長草,我們再把還未曾說明清楚過的環境服務,一起來探討她可能如何運作如何影響。





【註1】

作為環境消費者保護聯盟的一員,我們想給各位看看水梯田對大家的服務報告,曾陸續刊載在下面的篇章,而文化服務分散在各篇當中,就不特別檢索了:(可直接點選文章名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