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霜降】大地水鏡的調節口--埤巖修復了

「怎麼好像歪了?」當最後一顆巖石疊上去後我問,二哥神回答:「你去問我祖公啦。問他打石的時候怎麼沒打方正。」我才再回神這埤巖的古老,從蕭家一代傳一代都還守護著這片水田。

寒露到霜降之間,和禾水梯田陸續開始翻田,二期和天公伯一起種做野生物的繁盛景象,也將化為一片單純的水鏡,在田泥中為大地醞釀下一季的生機。為了幫水草多爭取一些完成繁衍生命史的時間,這幾年我們翻田的時間已稍稍延後,但又希望較粗壯的稻株基部能有充分的時間分解,因此九月十月揪來不少團體參與「踩稻頭」,用雙腳先把稻頭踩壓到飽含水的泥土裡;也順便把割稻時打穀機器桶旁堆疊的稻桿拋散,以便日後犁田的動作省力些。

立冬,用手用牛用小翻耕機,大家幾乎都翻完了。剛好迎接今年豐沛的降雨,像一階階小水庫般接住雨水,再慢慢地順著高差重力往下一階或牛踏層以下滲流,像水塔開了小小水龍頭一樣,拉長時間卻又源源不斷地供應枋腳溪水,再從下游的貢寮淨水廠送往東北角各城鎮的家家戶戶。


但分佈最連續的蕭家環教公田,卻在夏末發生了一樁小意外:保甲路埤塘中的埤巖被牛撞倒了!炎熱的日頭讓「吃素的」對這泓水心癢難耐,下埤泡水的時候撞倒了上面7顆巖石。原本年久失修的埤岸就有漏洞水蓄不高,這一撞更讓水位降了將近1米,是好好整修的時候了!

埤水透過埤巖上埤拴的調控,可以把水洩到下方的茭白筍田。把水放乾的過程有些許堵塞,阿秀隨手削了旁邊的細竹子來捅,直到貫穿地下水道接到埤巖底部時,整支竹子幾乎已剩一小截,拿來一量足足有5米。

幾近正立方體的巖石,上下有大約12公分的圓洞貫穿,就是洩水的主要通道。側面單邊有個3公分左右的橫孔,平常插著木栓封住,拔起來時這個高度以上的池水就會從這裡流到中間的洩水通道。每一顆巖石都很重,這次還有小乖乖相助吊起,很難想像蕭家祖公是如何建造的。神奇的是,要固定這麼重的砌石單柱,只見阿秀在下面的田頭腳挖了些土,加了一點點石灰土和水攪拌,兩人捏了一團團泥球塗在清洗乾淨的巖石上,就這樣膠合住土面以上的7顆巖石,而從前更沒有現成的石灰,在牛撞倒前用了百年以上!

砌好了埤巖,抓漏修復埤岸是更大的工程。清開內側表土及蔓生的植物,二哥在漏洞清創的過程中不斷開玩笑假裝抓到鱸鰻,讓人真想目睹田裡埤裡還有大尾鱸鰻鎮著的過往豐饒。埤岸的漏洞這回很慎重地砌了矮石牆,只見他們一塊塊精準地挑選適當的石頭,再用雙腳雙手替代抹刀,一層土一層石地疊出略有坡度的岸牆,這種空間直覺與智慧,實在讓我們這些數化人汗顏。

這些埤塘除了重新投入蓄水調節的工作之外,也成為赤米龜眼子菜等的棲地,在芒花或雨霧間閃爍的水鏡,背後這麼隱藏著無需動力又耐用的傳統智慧,不失傳,在因地制宜的家園維護中,相信還有用得到的時候!

【進一步閱讀】

-------------------------------------------------------------------------------------------------------------------
【處暑】10/8--【霜降】11/6
《做什麼》:踩稻頭、除草、散草、翻田、追山豬、最後一批茭白筍、團體參訪認識大自然二期作的尾聲。
《站出去》:忽冷忽熱的天氣,今年雨水平均而豐沛,白耳畫眉灰喉山椒都下來了。
《最搶眼》:在田寮洋撞見黑鳶放風箏,山谷水鏡在陽光下對空放送密碼。